欢迎访问BB平台体育网站!
全国服务电话18325701777
第一节县城建设
岳阳市辖6县(市)、3区,城镇多为古城址,历史悠远长久。明、清时期,各县城镇有较大发展,城垣筑城墙、城楼、街道,城市布局有一定规模。明隆庆元年 (1567),平江县城垣周长1510丈,城门7座,门洞均为砖石砌筑,上置谯楼;湘阴县在明隆庆年间筑城垣,长3里余,高1.5丈,城门7座。清末、民国时期,列强入侵,军阀混战,湖区一带水患频繁,各县城镇遭到很大破坏,抗日战争时期,损失惨重。据岳阳、临湘、平江3县统计,日军占领境内期间,被烧房屋16.9万余间,许多城镇、街道和村庄几成废墟。抗战胜利后,政府发动内战,国民经济崩溃,无暇顾及城镇建设,境内城镇破旧不堪。
1950~1952年,境内各县组织群众恢复城镇建设,共修整堤坝21处,改造道路1520米,修复桥梁17座。1958年,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,新建厂房、仓储、营业店铺、办公用房及少量居民住宅,市政道路有较大发展。1961~1965年,基本建设压缩,在建项目下马,建筑业关、停、并、转,城镇建设处于停顿状态。1966~1976年,地、县城镇建设管理机构被撤销或合并,干部和技术人员下放劳动或改行,正常的管理规章制度被视为“管、卡、压”,技术档案流失,庭院绿化被视为“封、资、修”,受到摧毁,严重扰乱了城镇建设的正常进行。
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全市城镇建设快速的提升。至1990年,境内6县(市)新建、改建、扩建道路125.6公里,道路面积155.32万平方米;修建桥梁29座,著名的有华容大桥、罗城跨线桥、友谊河桥、屈原大桥、大路桥、高泉山桥、岳阳县荣家湾桥、跨路桥等;防洪堤41.4公里;城市路灯1579盏;下水道77.67公里;兴建自来水厂11个,日供水能力9.2万吨,供水管道186公里。单位自备水源25家,日供水能力37.797万吨;配置环卫机械设备36(台)辆,公共厕所150座,年清运垃圾12.63万吨;绿化面积232公顷,其中公共绿地116公顷,人均公共绿地10.7平方米,公园2个,面积7公顷;房屋建筑面积651万平方米,其中住宅面积539万平方米;人均居住面积,临湘市长安镇11.9平方米,汨罗市区11.7平方米,平江县城11.1平方米。岳阳县荣家湾8.4平方米,华容县城6.7平方米,湘阴县城6.4平方米。1999年,6县(市)城区面积56.23平方公里,城区人口59.8万人;共有街道477条,总长 250.12公里,道路面积383.01万平方米;桥梁67座;城市路灯3736盏;下水道269.5公里;兴建自来水厂59个,日供水能力13.6万吨;单位自备水厂45个,日供水能力5.68万吨;配置环卫机械设备65辆,垃圾处理站145个(处),公共厕所102座,年清运垃圾35.33万吨;有公园6个;公共绿地209.3公顷,人均公共绿地3.5平方米;房屋建筑面积8021.6万平方米,其中住宅面积2009万平方米,人均居住面积,汨罗市 10.5平方米、临湘市15.76平方米、湘阴县14平方米、华容县24平方米、岳阳县12平方米、平江县13.7平方米。
汨罗历史悠远长久,早在2000多年前,区域内就设置过州、县。由于历史变迁,唐代以后,辖区内一直没有县及县以上行政建制。1966年2月,析湘阴县东半部置汨罗县,县城建在汨罗镇高泉山,隶岳阳专区。 1986年1月改隶岳阳市。1988年1月,撤销汨罗县,改设汨罗市,仍隶岳阳市。1999年底,汨罗市辖12个镇,17个乡,6个农、林、茶、渔场,63万人。
城乡规划1981年成立县城市建设领导小组。1988年建立城市规划设计办公室。1981~1983年对城区规划进行第二次修编,重新界定县城范围和功能分布,1983年7月,完成《汨罗县城总体设计》,规划县城面积8.5平方公里。1987年,对城市总体设计进行新一轮修编,规划到20世纪末,城区总面积达18平方公里。
街道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,汨罗是一个衰落萧条的小镇,1953年建立汨罗镇,镇内只有铁路西的老街1条。1966年,按规划在平益公路过境路段上建成第一条街道,即建设路,此后以高泉山为中心,逐渐形成城市结构布局;至1986年,建成街道15条,形成功能明晰的道路网络。1987年,兴建罗城路、荣家路、大众中路、人民中路,开辟归义广场,改建12条街道。1992年,设立罗城经济开发区,在城西兴建主、支干道10余条,总长8000米。1998年后,投入资金近1亿元相继改造、硬化建设路、罗城路、小汨新路、劳动南路、屈原南路、发达街和劳动南路、人民路的一部分,延伸开发大众南路、北路,配套建设荣家路桥,兴建双塘广场和燎家山广场。投资1亿元,高标准建设1809线汨罗至新市段,绿化、路灯等配套建设齐全。投资2亿元,完成1平方公里的汨罗火车站片区建设,兴建总长度3875米、总面积9.8万平方米的9条大小街道。至1999年,城区有街道31条,长37.58公里,街道面积90万平方米。桥梁5座。建成区面积 10.2平方公里,城区人口达10.04万人。
公用事业1981年成立汨罗县城市建设管理组,1984年改名为汨罗县城市建设管理股,1987年更名汨罗市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。
交通 1988年,汨罗市公共汽车公司只有1辆大客车在城区运行,行车线路归义广场至火车站。同时个体营运发展到45辆。1990年,汨罗市公汽公司添置客车7 辆,分5条营运专线辆公共汽车,公交线多辆其他运输车辆。
供排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,京广铁路成立铁路供水所,始建水塔;1964年,铁路供水所设售水站,以0.01元1担的价格,向附近居民供饮用水,1966年后,城区居民单位掘井建塔蓄水自用。1981年建自来水厂,1983年10月试供水,是年供水总量51.2万吨。1988年,进行水厂二期工程建设,至 1989年,年供水量达527万吨。1997年,开始兴建二水厂,投入资金2600万元。1990年,加强排水设施建设,新建街道全部高标准建下水道,并改造下水道,至1999年底,城区下水管道75公里。
照明 1960年前,汨罗镇无电力照明,居民多以煤油或植物油照明。1968年,首次在城关建设路、高泉路街安装路灯;1974年,开始全城区路灯建设;至 1989年,共架设路灯线年,兴建1809线公里路灯线盏,照明线年前,城区居民使用燃料主要为煤,1985年开始研制沼气,至1990年可供1600户居民用气。其后液化气发展迅猛。至1999年,城区拥有气站7个,年供气量3000吨,气化率90%以上。
环境卫生 1958年,汨罗镇居委会建立环卫所,1961年自行解散。1968年成立县环卫所,隶属城关镇。1990年升格为环境卫生管理处,改隶汨罗市建委;至 1999年,环卫处有工人182人,环卫机械10台,城区建公厕18座,垃圾处理站1处;清扫保洁面积90多万平方米,年清运垃圾6.39万吨。1989 年后,城市卫生进入全省先进行列,并进入全国先进卫生城市行列。
1976年,开始着手城市绿化工作,在建设路、高泉路栽植法国梧桐,由城关镇环卫所代管。1988年,成立市园林绿化管理站,至1989年,共绿化街道13条,植行道树 5200株。1990年,市风景园林管理处建花坛4个。1993年后,城市绿化兴建3个高标准街心绿化岛,汨罗火车站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,兴建面积 88公顷的屈子公园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8.9%;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.5平方米;城区有省级花园式单位6个。至1999年,城区公共绿地面积13.5万平方米,人均绿地面积2.8平方米。公园1个,面积88万平方米。
1974年前,城区未设房地产管理机构。1975年,成立县房地产管理所,负责公房管理、产权异动、居民区建设和房屋交易等事项,隶属县财政局。1985年归口县城乡环保局领导;1988年更名为房地产管理办公室,1989年升格为房产局。1966年,全县共有公房162栋,建筑面积1.8935万平方米;建筑质量普遍不高,均为砖木结构,盖小青瓦的平房。进入90年代,5~7层新住房如雨后春笋,并有3栋12层以上的高楼;私人住宅建设迅猛发展,至1999年,城区房屋总面积220万平方米,其中住宅面积105万平方米,人均居住面积10.5平方米。
1981年,设置县农村建设管理组,1983年更名农建股,1985年划归城建办隶管,设乡村建设站。1990年成立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。汨罗设县之初,只有长乐、新市、归义等镇。1984年后,增设白水、弼时、高家坊、川山坪、桃林寺、汨罗、黄柏、大荆、古培、屈子祠、沙溪、李家塅、三江、范家园、城关等建制镇,建制镇已达 17个。1997~1999年,汨罗市小城镇建设投资5亿元以上,兴建大批市政基础工程,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997年的21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,城镇人口由1997年7万人增至10.04万人。长乐镇成为全省百强镇。
1981年成立建工组,1983年改建工股,1984年改建工站,同年成立质监站,1986年改建工办。汨罗自古建筑业能工巧匠辈出,素有“建筑之乡”的美誉。1956年,新市镇基建队成立,1964~1966年,先后成立8家乡镇基建队。1972年,第一家县属建筑企业汨罗县建筑工程队成立。至1999年,汨罗市有建筑业总承包企业17家,年建安产值达4.4亿元。建筑质量进入全省先进行列,有8项工程评为“优质样板工程”。
北宋淳化四年(993),升王朝场为王朝县,治陆城。至道二年(996)改名临湘县。民国19年,县城迁至长安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城区仅有2条共计不满500米的坎坷道路和几家布店、杂货店。经过40余年的城镇建设,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,撤县设市(县级市),辖13个镇,9个乡,48万人口。
1950年2月,县政府建设科对城区建设加强管理。1959年冬,经中南勘测设计院设计,县政府制订第一个县城规划,但由于1959~1961年自然灾害及“”的影响,规划没有全方面实施,城区街道变化不大,有人戏说:“抽完一根烟,可把临湘县城走一遍”。1983年,县政府组织城建部门重新修订城建规划,编制《临湘县县城建设总体设计》,规划内容有城区概况、规划指导思想、城镇性质、发展规模、总体布局、公共建设、住宅建设、公用设施、环境保护、郊区建设、近期建设项目等12个部分。1987年对该规划做调整。重新修订1987~2000年《临湘县城总体设计》,同年7月报岳阳市政府批准执行。1992年12月临湘撤县设市。1995~1996年,再次组织临湘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。1996年底,经临湘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,1997年初,由湖南省政府批复《临湘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意见》,确定临湘市城区25平方公里的规划区,为临湘市向中等城市迈进描绘了发展蓝图,并完成城区12平方公里的详细规划,组织对城区规划的主次道路全长63.5公里放线平方公里,城区人口达到8.5万人。
50年代末,以长安为中心的东西南北街道延伸到近3000米,1979年拓宽长五路全部铺成柏油路,并与107国道连通。其后,先后兴建、改建福桥路、金桥路、荷花路、南太路、静安路、上庄巷、南(北)正街、城中南(北)路、向阳路、五塘路、芳草路、建新南路、北环路等及上庄巷、粮食新村等背巷小巷20余条。至1999年,城区建成街道58条,总长度49公里,总面积50.84万平方米,建成桥梁4座,基本形成“二横三纵”的城区框架。
交通 1949~1959年,以步行为主。60年代初,自行车逐年增多。1985年,城内始有2辆短途公共汽车,往返于长安至五里牌。1988年,个体客运兴起,至1999年,临湘市内辟公交线辆、摩托车等其他客运车769辆。
供排水 1949~1958年,城内居民用水靠挑水或取井水。1959年,安装1台水泵和2台电动机,建成1个容量为250立方米的储水塔,维持长安5000余居民和医院锅炉用水。1971年,部分单位自建泵房和机埠,但因长安河水浅,供水时有中断。1975年筹建伍家塘水库,从龙源水库南干渠引水入城。 1980年,伍家塘蓄水工程完工,蓄水量30万立方米,日供水1.2万吨。1995年兴建二水厂。至1999年,建成自来水厂2座,日供水4万吨,氮肥厂自备水厂1个,日生产用水3.56万吨。特别是90年代,兴建、改造下水道12.1公里,城市排水管道增至27公里。
照明 1960年前,城区除机关、学校靠发电照明外,基本以点煤油为主。1961年,县城架设高压线年基本普及到户,街道照明开始使用电灯;至 1980年,长五主街安装荧光灯110盏,南北正街、城中南北路44盏。1987年后,街道照明全部换上高压钠灯。至1999年,市内安装高压钠、汞灯 1081盏,线年开始使用液化气,时有用户仅600户,月供气20吨。1981年,在城内建起液化气站,用户增至1300户,1987年开始议价供气,至1999年,用户增至6.8万户,年供气总量910余吨。
环境卫生 1979年,城区始有专职环卫人员10人,板车7部,属城关镇主管;1989年成立环卫管理所,划归建委,环卫工人增至57人,清扫面积10.2万平方米,日清垃圾50吨,有翻斗车1辆,专用垃圾场2处,主街设公厕5处;至1999年,有环卫职工149人,共有机械设备11台,建地下封闭式垃圾中转站 32座,公厕13座,年清运垃圾4.2万吨,清扫保洁面积达38.2万平方米,并在主街设置果皮桶120余只,清扫清运“二班倒”作业。
城区绿化始于70年代初,主植刺槐、苦楝,后改植法国梧桐,并安排2人护理。1981年,开辟绿化基地4处,面积800余亩,主植山杉、国外松,同时对城区道路的绿化,实行落叶乔木、常青灌木和花草相结合,参差错落。1984年,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,城区各单位除植树种草外,还修建一批亭、栏、假山、喷泉和雕塑等园林项目。 1988年,将主街落叶树改为常青树。至1999年,有省“园林式单位”5个、岳阳市“园林式单位”10个。主街道主植香樟、龙柏、广玉兰、杜英、女贞。配套建成湘北最大的转盘——107国道转盘和三角坪转盘、火车站广场转盘,修建长河游园和五尖山公园,长河游园两岸种植草皮、栽植乔灌木,公园面积 40.29万平方米,公共绿地面积37万平方米,人均绿地面积4.4平方米。绿地率20%,覆盖率25%。
房地产业1979年前,临湘县有公房10.13万平方米,私房8.2612万平方米,同年12月,设立房管组,负责城区公私房的管理。进入80年代,公房建设大幅度上升,因政策放宽,私房建设飞速增加并向高层、居民集资联建方向发展。1981年1月,撤销房管组,成立临湘县房产公司,经营事物的规模扩大到房产登记、发证、纠纷调处、房产开发、房产交易和全方面执行公房租赁制度,1992年成立房产局。至1999年,房屋建筑总面积达207.6万平方米,其中住宅面积达134万平方米,人均住宅面积15.76平方米。
建筑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建筑业只分泥、木两行,从事建筑业者多系亦工亦农的民间工匠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从事建筑业的工人不断增多,并逐步组织起来。1950年6月,县城成立泥木工会,至1969年12月,发展成为县建筑工程公司,70年代后,由于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,建设队伍逐步扩大,房屋建筑走向新的领域,出现5~8层高楼。1999年,临湘市有资质实施工程单位6家,建筑公司员工发展到309人,大专以上学历63人,中专17人,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19人,持证施工员 27人;机械设备有塔式起重吊、单臂吊、龙门吊、大型强制筒搅拌机等420台(套)。先后建设临湘市政府大楼、国税局大楼、人民医院、检察院、信用联社等办公楼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全县城乡基本建设少,而带有封建礼教、宗族、迷信色彩的寺、庵、殿、祠、坛、塔则较多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。1999年,全县建制镇13个,乡集镇52个,建成区面积14.7平方公里,城镇人口14.16万人,城市化水平20.05%。
民国时期,湖南省地政局测绘1∶1000和1∶6500的《平江县城地籍一览图》。1958年,平江县政府制定县城建设规划,但因受诸多影响,规划没有全方面实施。1979年3 月,平江县城镇建设规划领导小组编制《县城总体设计》,1984年经省建设厅批准实施。至1985年,完成7个县属建制镇和55个乡规划编制任务。 1996年,启动新一轮规划修编工作,完成《平江县城总体设计》。1998年,通过市政府评审、县人大常委会审议,颁布实施。此后,又完成伍市、长寿、南江、安定等重点中心镇规划修编工作,并通过省、市评审。其中,伍市镇总体规划获省规划设计二等奖。同时,县规划部门还完成2个专业规划、11个小区规划和 5平方公里的控详规划。1995~1999年,平江县加大规划实施和管理力度,共发放“一书两证”2404个,依法查处违反法律法规案件96起,拆除违反法律建筑 1479.5平方米。
民国时期,县城共 428家店铺,有14街18巷,全是石板路面,宽3~5米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县城建设步伐加快,实施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,改造东、南、西、北等主要街巷,建成平江大桥、碧潭大桥、浏滩大桥等10座桥梁,兴建民建路、三犊源路、天岳大道等40余条街道。至1999年,县城建成街道49条,总长度 47.6公里,总面积近53万平方米,硬化街道42.36万平方米。其他建制镇、乡集镇拓宽、改造、新修道路76条,总长63公里。全县拥有大型市场21 个,店铺2万余个。
交通 清代和民国初主要靠水运,从县城沿汨水上溯至长寿街多用船筏,下游可通载重10吨以下木船;城区全靠肩挑脚走。80年代中期,摩托车出现,1992年始有三轮摩托车。1994年,出现城市公交车和的士。至1999年,县城共有公交线年前,居民主要饮用河水和井水。1975年6月,以汨水为源,在县城三犊源地背垅兴建自来水厂。1981年,成立平江县供水公司。次年1月开始对旧城区供水,共铺水管14377米,建供水站13个。1990年,水厂实施扩容,建泵房于首家坪,日供水能力提高到2万立方米。1995年,县自来水公司投资1200万元,对水厂进行扩容改造,供水能力提高到5万立方米。铺设水管1.5万米,对开发区全范围供水。90年代,长寿、南江、嘉义镇也兴建了水厂,供水能力总计4.5万吨。1999年,伍市、安定、梅仙三镇开始水厂建设。
排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县城主街多为暗沟排水,街道为明沟排水,年久失修,管道堵塞,污水四溢。1949~1999年,县城按照“总体设计,突出重点,分期实施”的原则,先后完成东、南、西、北街下水道改造。至1999年,共改造下水道4940米,铺设下水道8630米,基本实现排水管网的配套。
电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县城仅安装电线月,安装电线门,装电线年,电线年,城区开通自动电线公里,市线部,实行磁卡拨打电线个;建移动电线门。
照明 清代,县内用植物油引燃灯芯照明。光绪三十年(1907),少数商户用煤气灯。1964年,动力发电,县城照明用灯1000余盏。次年5月,横槎水轮泵发电站建成投产,城区照明用灯增至2000余盏。1972~1985年,白水、徐家河、黄棠、大江洞等水电站相继投产发电,县城及部分乡镇用电灯照明。 1996年,黄金洞三级电站建成,改善了全县用电紧张状况。至1999年,有小水电站10座,装机容量5130千瓦;城镇路灯577盏,县城装灯率 85%,其他镇装灯率60%,亮灯率90%。
供气 1996年,燃气事业归县建设局管理。至1999年,有资质合格、准许经营的液化气供应站10个,供气点33个,燃气器具店42个,年销售液化气2200吨。
市容环境卫生 民国时期,城区环境卫生由县警察所管理,仅有4名清道夫,市街设垃圾箱4处、公厕3处。1979年,城关环境卫生管理所有员工12人,小型拖拉机1辆。 1984年3月,平江县环卫所新添洒水车1辆、小型垃圾清运车2辆。1991年,成立县城建监察大队,对市容市貌等6个方面实施监督、检查和管理。 1997年后,10个乡镇设立环卫所和城建监察中队。至1999年,共有环卫工人119人,城管队员96人,清扫面积达110万平方米。有垃圾清运、洒水车13辆,垃圾场11处,垃圾围点285处,不锈钢果皮筒400余只,垃圾中转站44处,公厕6座,年清运垃圾8.44万吨。
清末,县境有大成公园等祠、庙园林4处。1952年底,建成平江县烈士陵园。1985年,沿街栽树,绿化城市,县城共植树3.1万株,建花坛520个、花带81条、假山9处,绿化总面积8470.08平方米。县城保存100年以上的古树26株。1986年,县环卫所园林工程队开辟3000平方米的花卉苗圃园。至1999年,全县有花园1个,公共绿地面积68万平方米;创建市级园林式单位1个,市级花园式单位4个,绿化先进单位8个。
房地产业1965年,城关镇设立房地产管理所,随后,长寿、南江镇成立相应机构,负责城镇公私房管理。1981年5月,撤销房产所,成立平江县房地产公司,负责房产登记、发证、纠纷调处、房地产清理等工作。1992年,更名为房产局。解放后县城房管部门及机关、企业单位兴建大批宿舍。1978年后,住房建设速度加快,三犊源、小西门、城东村、城北岭、大西门、王家塅等,形成居民住宅区,1992年,房屋建设速度加快,有烟草、电信等12层以上大厦落成,有180平方米的大套间。 1999年,全县房屋建筑面积达7000万平方米,住宅面积1370万平方米,人均居住面积13.7平方米。
建筑业19世纪末,平江县有泥木作坊14家。1949年,组建平江县第一区木业新工会,同年自行解散。1950年6月,成立平江县建筑工会,工人160人。1978年4月,成立平江县建筑工程公司。1986年,全县有建筑企业39个,建筑工人4108人。1999年,全县有资质的建筑施工公司19个,其中二级企业2个,三级企业9个,四级企业8个,拥有各类建筑机构设备715台套。施工队伍发展到1.3万人,其中专业方面技术人员1100余人。
岳阳县荣家湾镇原是一个村级自然镇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镇区街道长约500米,宽约6~7米,屋舍临街相对而建、街道崎岖弯曲,坎坷不平,半商半住户30余家,百余人口。1978年7月,经省政府批准定名为岳阳县城关镇,1981年10月撤销岳阳县建制后,改属岳阳市管辖,复改为荣家湾镇。1983年8月,恢复岳阳县建制,县治设荣家湾镇。
1957年,建荣家湾汽车站。1976年建成区面积约0.5平方公里,人口约3000人。1977年,县城搬迁领导小组对城区进行规划测量。1984年,县城建设再度铺开,至 1999年,建成天鹅路、东方路、荣西路、车站路、贺坪路、富荣路及其他大小街道26条,总长31.2公里,总面积37.3万平方米。
交通 80年代中期,基本普及自行车。1988年,投资80万元的湘运荣家湾汽车站成立,十几辆公交车投入运行,往返于荣家湾至岳阳和全县各乡镇。同时,个体客运兴起,1999年,形成公共汽车、摩托、的士为主体的交通载体格局。
给排水 1984年投资160万元,建成日供水能力5000吨的。水厂1个。1988年、1992年2次对自来水厂进行扩建,形成日供水能力2万吨规模。1998 年,洪水将取水泵房冲毁后,投资200万元,在新墙河畔新建取水泵房1座,且将城区管网改造、配套、连通。至1999年,具有日供水能力2.5万吨,城区供水管网达40公里;设排水区12个,下水道总长31.2公里。
照明 80年代以前,城区居民生活以煤油照明为主,1986年,兴建11万伏变电站,基本满足用电量要求。至1999年,供电线%。
环境卫生 1987年,成立岳阳县环境卫生管理所,隶属建设局领导,环卫工人95人,负责城区各主街道和小巷的清扫任务。1999年,有环卫机械11辆,建公厕22座、垃圾处理站15座,负担清扫面积35万平方米,年清运垃圾3.8万吨。
1949~1983 年,由于镇区规模小,街巷窄,除少数居民种植少量盆景外,街道几乎无绿荫可言。1989年,城市绿化快速地发展。1999年,有公共绿地18万平方米,人均 2.2平方米,绿化覆盖率22%。主要栽植樟树、雪松、女贞、草地;并配套建成4个高规格转盘、体育广场、火车站广场等绿化带成为县城绿化的亮点工程。
房地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荣家湾镇为茅房和土砖瓦房。1979~1999年,全县共建农房179852栋(包括移民建房住房)、1292.6万平方米,年均建房65万平方米,农村房屋总面积2184万平方米,为1949年底总面积534万平方米的4.2倍,房屋的品质均为红砖平瓦的楼房建筑或砖混结构,建2~3层以上的楼房 6760栋,总面积168万平方米。
建筑业1996年,全县投入 39万元,采取自办、外培等方式培训各类实施工程技术人员103名,提高建安企业集体素质,有2家企业晋升为三级企业,3家非等级企业上等级。1999年,全县共有建安施工公司46家,其中国家建安二级企业1家、三级企业9家;从业人员8700多人,其中持证上岗325人;完成建安产值1.59亿元,实现利润 698.5万元。
1957年前,县城建设无规划,各部门所需建设项目大多根据主观意图确定建设规模和选择地址。1958年,县计委作县城建设规划,基本确定县城建设骨架和发展趋势。 1966~1976年“”期间,县城建设无人管理,出现滥占、乱建现象。1982年4月,成立城镇建设规划领导小组,1983年4月,县建委完成县城区6.5平方公里的千分之一比例的地形图测量和规划资料整理工作。1983年11月,完成《华容县城关镇总体设计(1983~2000)》。 1984年4月,经省政府委托省城乡建设环保站批准实施,1987年、1993年、1999年先后3次修编。1999年修编的总体规划,规划期限为 1999~2020年。建设总面积75.4平方公里;1998年,启动马鞍山新区开发工程,东起护城港,西至杨家桥与华鲇路连接线年,已建成面积7平方公里,城区人口8.1万人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县城只有东、西、南、北4条各不到半里长的麻石街。1958年,实行市政改造建设,街道增多,城区面积扩大。1976年,拉通迎宾南路全长1100米、宽20米的砂石路,扩宽东街、南街、西街、北街。1978年后,先后兴建、改建桥西路、解放路、桥东路、新市街、潘华路、陵园路、蠡北路、书院路、城中路、港西路、迎宾北路、港东路等。主街道全部进行硬化改造,硬化小街小巷22条。至1999年,城区建成街道90条,总长33.24 公里,总面积64.4万平方米,其中主干道18条,总长15.81公里;次干道16条,总长8.1公里;支路56条,总长9.33公里。建成桥梁20座,形成“三纵三横”的城市道路骨架。
交通 1986年前,城内无公共客运交通车辆,多以自行车代步。1987年,城内开通第一条由河东区湘运汽车站至河西区县招待所公交线年6月成立城市客运管理所,负责县城客运管理工作。至1999年,城内开辟公交线辆。
供排水 60年代初以前,县城无供水设施。居民用水取自华容河水和少量人工浅井水。1969年,在北下街靠华容河堤新建简易自来水厂1座,日产水800吨,供水人口1.1万人。1980~1981年,在城西新建深水井3处,日产水3000吨;在护城大港西岸兴建二级泵站,1982年4月正式投产供水。 1984~1986年,凿井2口并完成设备的安装,日产水8800吨。随着建成区逐步扩大,1993年新建二水厂。1999年,有自来水厂2个,日供水 2.1万吨;自备水厂1个,日生产用水3000吨。新建、改造下水道11公里,城市排水管道增至34.3公里。
照明 1949年9月,华容新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城东街办发电厂,发电设备为日本产24千瓦直流发电机1台,动力为日本产90马力汽车引擎改装的煤气机,同年 10月1日发电,供县城机关和商店照明。1959年,发电设备增至135马力柴油机和95千瓦交流发电机,供电扩大到居民户。1965年基本到户,街道照明开始使用电灯。至1999年,城内共有路灯260盏,线年前,生活燃料普遍以蜂窝煤为主。1993年2月,在三封寺镇珠头山建起年供气1200吨的县液化气站。1999年,共有液化气站4个,燃气供应经销点70多个,燃气用户1500多户,燃气使用85%,年供气总量2000吨。
环境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清道工作由县财政科公产股管理。1955年,成立华容县环境卫生管理处,属县卫生局防疫站管理。1967年,环卫处改称城关镇环境卫生管理所,隶属城关镇。1993年4月划归建委管理,与城管监察大队合署办公。至1999年,有环卫职工231人,垃圾清运车11辆,建无害化垃圾处理场1座、垃圾中转站5个,果皮箱120个,垃圾斗65个,公厕32座,年清运垃圾5.2万吨,清扫保洁面积达61.99万平方米。
环境绿化建设始于50 年代中期的街道植树。1974年,4条主街扩宽,改柏油路面,废除苦楝树。1976年,在西街改植梧桐200株。后在其他街道分别栽植,树种有法国梧桐、樟树和意大利杨树。80年代初,园林绿化得到开展。一些新建的机关、工厂、学校在设计的总体平面布置图上,把庭园绿化当作一个重要内容。1999年,有市级“园林式”单位11个,市内主街道主植香樟、梧桐、广玉兰、杜英、女贞,城区公共绿地面积40.8万平方米;公园1个,面积13万平方米;苗圃3个,面积17.49万平方米。县城绿化覆盖率30%,人均公共绿地7平方米。
房地产业1949年8月,县政府财政科公产股接管县内部分敌伪公产,实行租赁管理。1967年,华容县财政科公产股对房产造册登记,建立房产档案。1977年,县财政局公产股负责收取全县5.6万平方米的廉租公房租金,维修、养护及日常管理工作。1981年4月,公产股撤销,成立华容县房地产公司,开展以产权登记发证为主体的房政管理工作。1992年,更名为房产局,经营事物的规模扩大到产权登记发证、房屋交易、租赁管理、公房管理、行政执法、白蚁防治、开发监管、违建房屋鉴定、拆迁管理、房地产开发及中介服务等。1999年,全县竣工各种类型的房屋256万平方米,其中住宅面积190万平方米,人均居住面积24平方米。
1950年3月,成立县泥业工会、木业工会、锯业工会,共有会员90人左右。1956年,县城、注滋口、北景镇、鲇鱼须镇分别成立建筑生产合作社,开始有正式的建筑企业。70年代,城镇建设快速地发展,房屋建筑由砖混结构发展为混合结构、框架结构,出现5~11层高楼。1999年,全县有资质实施工程单位31 家,建筑工人9625人,机构设备有单臂吊、龙门吊、大型强制筒搅拌机等496台套。较有代表的建筑有华容宾馆、银河大厦、电信大楼、邮政大楼、信用联社大楼。
湘阴县城关镇南宋以前称瓦碎潭,位于湘江东支南岸。南宋绍兴五年(1135)立为县治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城区向东北丘陵地带拓展。至1999年底,湘阴县城建成区面积7.47平方公里,城区人口11万人,城区主干道路24条,总面积47.77万平方米。
城乡规划1958年3月,基本建设局主管城乡建设工作。1973~1979年,县计委基本建设办公室组织技术人员对县城进行2次测量和规划,但道路骨架的布局不合理,功能不健全。 1981年,编制《湘阴县城关镇总体设计》。1987年,县政府组织城建部门对总体设计进行修编,提出1987~2005年的远景规划方案,但因当时县城的铁路、码头重点工程没有定案,该方案一直未能定稿。1990年,经重新调查、论证、修编,次年底完成县城总体设计的修编工作。1992年3月,经岳阳市政府批准实施。1991年1月,县城市规划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,隶属县建设局。1996年,由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和县规划勘测设计室再次联合编制《湘阴县城总体规划》。
街道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湘阴县城内主要街道有东正街、丰厚街、十字街、西正街、衙正街,均为麻条石路面,宽2~3米,无一处可通汽车。偏街小巷则为泥沙路面,坎坷不平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城区建设范围逐步扩展。1954年,灾民自建茅棚街。同年,建成弼时街,修建湘江路,1958年,修建先锋路;1980~1981年,先后拉通扩宽老街丰厚街、衙正街、东正街、西正街、南正街、十字街等。1986年后,先后完成江东路1~3期工程,全长2650米,修建太傅路、冬茅路、湘杨路、尚书路、八沙路、黄金路等并硬化配套。至1999年,县城主街道24条,总长度26.7公里,总面积47.77万平方米。
交通 至80年代初,城区无公共汽车。1989年,慢慢的出现个体出租车、三轮摩托车。1991年由长沙引进人力踩士车。同年,城关镇购置2辆中巴车,作为党校至瓦窑湾对开的专程车。此后,两轮和三轮摩托车参与营运,出租车和微型车也出入街头巷尾。至1999年,城区共有中巴车42辆,营运线年代以前,县城居民饮用湘江河水和东湖水,少数人饮用井水。1972年1月,成立县自来水公司,引东湖水进行两级提水,建立夏家桥一级泵站,县一中前二级泵站加压。通过南北2条主管道分别送进城东、城北、城南、城西、漕溪5个供水点、21个供水棚,供附近居民饮用。1975年,从河南省引进深进设备开采地下水,到1976年初,连续建成3口深井,建成一级泵站,满足城区3.2万人饮用水需要。1988年,在八甲新建二水厂。至1999年,城区共有下水道3.6万米,大部分生活垃圾污水、雨水、工业废水未经净化处理排入东湖,经南门机埠直接排入外河。
1987年湘阴县城一角。供电 1949年前,县城居民用菜油、桐油、茶油等作为照明原料。1958年,湘阴地方国营电厂用150马力蒸汽机带135千瓦发电机发电。1962年8月,建成桥坪水电站(今属汨罗),基本解决县城关、机关、学校照明用电,但居民用电照明仍不及半数。1965年接通湘中电网,城关地区的生产和照明用电供应正常。1999年,城关地区有变压器180台;路灯530盏,供电线月,在城南乡将军村建成液化气站,有10立方米储气罐1个,从岳化及长炼购气,供应500户在县城的机关干部。至1999年,全县液化气年供用量达4600吨。
环境卫生 1956年,城关镇环境卫生管理所负责打扫街道、清运垃圾、粪便。1985年,建公厕37个,3242平方米,储粪池3个,置4吨洒水车1辆,手扶拖拉斗车13辆,运垃圾小翻斗车3辆,筑垃圾围67个,辟垃圾堆放场3个,设果皮箱50个。1999年,有洒水车2辆、垃圾车及其他各类机械设备10辆、公厕 11座、垃圾围52个,清运面积35万平方米,年清运垃圾7.3万吨,县城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。
50~60年代,结合扩建街道、修防洪堤,县政府采取计划植树与义务植树相结合的办法,每年组织机关、学校、团体职工和居民植树栽花,美化环境。1982年,县建委设城建站。 1985年,城建站雇人专护街道树木,开始绿化管理。1984年,机关院内开展小园林建设,各单位除植树种草外,还栽种一批名贵树木,修建一批亭、栏、假山、喷泉和雕塑等园林小品。1999年,县内主街绿树成荫,机关、单位庭院实现绿化美化,县城修建西湖堤绿化带、东湖风景绿化带、汽车站前绿化广场、大饭店花坛、太傅花坛、三角坪花园、福鑫花园等,全县绿地面积达32万平方米,绿化覆盖率23%。
建筑业湘阴传统行业之一,自古能工巧匠遍布城乡。1950~1953年,县政府成立泥木工会、建筑工会。1954年,组建城关镇建筑施工队。1984年4月,县建筑施工队定名为湘阴县建筑工程公司,该公司与临资镇和民新乡等18个建筑队,除服务本县外,参加建筑市场之间的竞争,工地遍及全国各省、市。1992年,共有48个建筑企业。其中县属1个,城镇5个,农建42个,共有固定职工18639人。1999年,完成建安企业的改制重组工作,共有建筑企业33家,从业人员11284人。
产品推荐
Product recommendations您可能感兴趣的新闻
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the news